2025年1月,苏州吴中技师学院飘散着麦香的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内,一座以中国榫卯技艺构筑的面包版“埃菲尔铁塔”正静静矗立。在国家级烘焙项目主教练王子的带领下,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庞静、“江苏工匠”仇成威和“红苗班”“青匠班”的优秀青年学子,在此开启了一场令人受益匪浅的匠心对话。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金牌得主李骏飞,用沾满面粉的双手向青年们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赤诚表达。
一、寻匠·以匠心解码文化融合密码。
走进常年恒温的烘焙集训基地,李骏飞等一众集训选手们的专注度和意志力令寻访团肃然起敬。李骏飞手指翻飞间,面团被赋予新的生命形态。“每个气孔都是时间的艺术品。”他向青年们展示正在醒发的面团,引发阵阵惊叹。在金牌作品陈列区,80厘米高的榫卯结构面包铁塔成为焦点。“23处传统榫卯连接,误差不超过0.5毫米。”李骏飞轻触面包接合处介绍道。眼前这座80厘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不仅是面包,更是艺术与技艺的结晶,搭载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李骏飞大师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建筑的榫卯结构融入其中,不仅完美诠释了东西方文化的巧妙融合,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匠的智慧与创新。“七千年前的智慧,应该让世界看见。”
二、问道· 成长之路的融合智慧。
围靠在“埃菲尔铁塔”旁,寻访团的青年学子与李骏飞热切交流。从成长经历到获奖背后的汗水与泪水,李骏飞敞开心扉,与青年们分享了他的故事。李骏飞的成长图谱,是一段关于“融合”的传奇。从辗转于各家烘焙店打下扎实基本功到重返校园进行专业的烘焙训练,从烘焙“小白”逆袭为世界冠军,他的成长蜕变是热爱与技艺的深度融合,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的火花四溅。在吴中技师学院的学习经历,为他插上了翅膀,让他得以在烘焙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巧妙结合,走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烘焙之路。
面对寻访团成员“如何想到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到面包制作中”的提问,李骏飞告诉众人,这源于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创新的追求,真正的工匠精神,是让世界听懂中国的烘焙语言。当提及获得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金牌的感受,李骏飞动情表示,“这不仅是我的荣誉,也是国家和团队的荣誉,我想向世界证明,即使在外国人占据优势的烘焙领域里,中国人也可以做到最好。”听完李骏飞的分享,青年们感慨万千。从对烘焙的纯粹热爱,到在吴中技师学院系统学习并精进技艺,再到创新性地融合中西方文化,李骏飞用自己的故事告诉青年们:真正的工匠,不仅要技艺精湛,更要有敢于突破、勇于融合的创新精神。
三、承艺·薪火相传续写“烘焙传奇”。
在这片孕育匠心与匠才的热土,除了李骏飞,还有很多怀揣“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梦想的青年工匠,夜以继日钻研创新技术,矢志不渝攀登技能高峰,让中国工匠的风采闪耀世界的每一个赛场。国家级烘焙项目主教练王子告诉众人,这些技术能手的崭露头角,源于集训基地“冠军带冠军”的特色机制,正是在“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牵头人王森和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冠军蔡叶昭等教练团的带领下,使得精湛技艺薪火相传。如今,李骏飞已经成为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的助教老师。“我希望能够像我的教练团队一样,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艺传授给下一届要参赛的同学,向世界展示中国烘焙师的创新能力和文化自信。”
这次寻访,不仅是一次技艺的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青年们从李骏飞身上看到了一条不断融合自我、技艺与文化的独特轨迹。他们深刻体会到,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与精进,更是对热爱、创新、文化融合的不懈追求。李骏飞的故事是工匠精神的生动教材,更是激励他们前行的力量源泉。未来,他们将把这份“融合”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在专业技能上追求卓越,更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勇于担当,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工匠传奇,让“融合”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文/王楚楚 图/陈相宜 初审/杨恒轩 终审/庞静)